前面就是吴哥窟!终于能够亲眼目睹这“东方四大文明奇迹”(长城、泰姬陵、婆罗浮屠、吴哥窟)之一,真是惊喜。吴哥窟是吴哥王朝(高棉帝国的一个朝代)皇帝Suryavarman II 在12世纪前叶所建的,目前主流的历史观点认为它充当着当时的首都以及皇帝太庙功能:中心建筑是祭祀已故的皇帝的太庙,而中心以外、外围墙以内则是居民区和皇宫。太庙起初是对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崇拜,12世纪后半叶后转为佛教崇拜直至现在(现在偶尔还能看见佛教僧侣进入参拜)。把帝陵与宗教神灵庙宇结合的做法,一般都是为了强调该皇帝是神灵的神谕甚至转世,以强化皇权。图中是中心区域建筑,在拍照这张照片时我已经穿过外围墙了。
这个中心建筑是很独特的,其中一点,相信朋友们也是能一眼就辨出,就是高大的塔楼,这里照出三座,实际上是五座:正方形区域的四个角各一座,区域中间一座,所以是五座,而从这里看因为其中的两座都在另两座的后方,被遮住了,故看不出。
这座中心区域建筑是一种“庙山”设计,所谓庙山,就是把庙做的像一座山,分层分级向上堆砌,层级面积逐渐向上递减,每层均为方形,并且各有自己的围墙、回廊、门楼,最顶层兼有一座或多座排列对称的宝塔,宝塔内设神龛。
庙山设计是印度教庙宇建筑中的一个特色,其原因是庙山是印度教世界地貌的一个反映。在印度教里,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叫“须弥山”(Mount Meru)的高峰,是众神的居所。须弥山之外是一圈又一圈的、山海交错排列的七山七海,而人类住在最外圈。吴哥窟的这五座宝塔就是象征的须弥山了,虽然它只做出了三个平台,外加一块居住区,最外层再挖了条护城河,总共都不过四山四海,但象征意义还是在的。
实际上“须弥山”以及山外一圈圈的山水分隔这样的世界形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印度教,佛教也有的。佛教由于在印度教出现后才诞生,在形成及落地生根的过程中是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教特征的。关于印度教和佛教的联系,以后有机会再聊聊吧。
因为印度教在公元前约6世纪的时候爆发过宗教改革浪潮,这段持久的浪潮中印度教也从佛教学习了不少东西,所以现在我们总能看到印度教和佛教有相近交织的一些特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