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18年5月13至18日,约旦佩特拉(下)

卡兹尼神殿,高39.1米,宽25.3米
说起佩特拉的建筑,首要一提的就是卡兹尼神殿(Al-Khazneh)了。精美绝伦的门前壁,使它成为了佩特拉古城的代表。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佩特拉”甚至“约旦”,相信你第一眼看见的图片便会是它。

卡兹尼神殿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一座融合了中东传统风格以及希腊-罗马风格的建筑。目前关于这座建筑的用途仍然存疑,它可能是一个陵墓、或者是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有考古观点认为它是个书库。传说一位埃及法老曾把宝藏埋藏在这里面,因此神殿也有一个别名——The Treasury(卡兹尼宝库)。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照片,放大来看看神殿的石雕。神殿的顶部装饰着四尊鹰雕像[1];第二层有九座雕像(正前方三座,两处凹位中的每处有正向的一座,侧向的两座):中央的是女神伊西斯(Isis),她是古埃及女神,象征母爱,也是自然和亡灵的守护者。在希腊化时代开始之后,她亦成为了罗马的神祇。而在伊西斯两旁、陷于凹位处的是双翅尼刻女神(Nike),她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除此之外的六座均为手持双斧的阿玛宗人(Amazons)。阿玛宗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成员全为女性的战士部族,科幻电影《神奇女侠》中女侠所在的部落即取材于阿玛宗。

而第一层、位于神殿入口两旁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狄奥斯库洛伊兄弟(Castor and Pollux),希腊的两位神祇,与双子座的起源有关。

神庙以这些希腊神祇雕像作装饰,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纳巴特王国在艺术上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更体现了纳巴特人,在希腊文明的传播和浸染之下,其宗教信仰与希腊化世界宗教的同一性。后面我会再向大家介绍纳巴特人的宗教在希腊化时期[2]的改变。

如果要了解纳巴特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他们的石窟建筑[3]的门前壁装饰着手是最好不过了。据研究发现,佩特拉的石窟前壁有多达七种不同风格,我这里列出此行所搜集到的其中五种,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驴子右后方的两座石窟,能看到左边的石窟有着阶梯状的门前壁,而右边的则是锯齿状。阶梯和锯齿图形均属于亚述[4]风格,一种传统的中东风格。同时注意到左边的石窟,其以阶梯状装饰的门楣两边有着弧形饰,这样的门楣风格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中东都很流行

The Renaissance Tomb,可能建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拱状的门面源自叙利亚巴尔米拉的古典风格

The Tomb of Roman Soldier,或建于公元前200到公元200年间。简单的希腊-罗马古典风格,配有三角形的门楣饰以及半露出墙体的壁柱

代尔修道院(Ad-Dayr),可能完工于公元2世纪。全仿古罗马风格,三角门楣、希腊式柱子和柱头、樑头花纹装饰、柱楣装饰等等俱全

方尖碑墓(Obelisk Tomb),1世纪。方尖碑是古埃及建筑特征之一。这样的有着方尖碑特征的建筑在佩特拉并不常见(至少我在此行中见过的就只有这一座)

The Street of Facades(门前壁大街),相信是官员和皇族亲信的坟墓石室。全为亚述风格

从这些石窟门前壁之中,能看出纳巴特的建筑艺术从中东传统风格到希腊-罗马风格的过渡。纳巴特人从频繁的经商活动中获取并接纳了当时的潮流文化,并应用到自己的建筑装饰上去。有趣的是,据考古发掘出的石窟碑文,我们能发现,有着中东风格门前壁的石窟通常属于中间层次的政府官员,而高层官员、皇室贵族的石窟则以希腊-罗马风格的门前壁作装饰。这或许说明了当时的高层贵族希望以高尚、时尚的面貌来展示自己。

广布的生意网络同样为纳巴特人带来宗教上的改变。然而与别不同的是,这种所谓的改变,是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简单直接地加在自己的神身上,而非进行教义改革,更非全盘推翻、转而信仰他人的神。

Qasr al-Bint Temple,建成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佩特拉主要的神庙之一,敬拜对象是Dushara

The Temple of Winged Lions,公元1世纪,敬拜对象是Al-'Uzza

纳巴特的宗教崇拜属多神派系,最主要的两位神灵是Dushara和女神Al-'Uzza。神灵的化身和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多样。以Dushara为例,他本来是附近一座山的神灵,后成为了太阳神,之后被皇室贵族们认做是统治者的守护神。在希腊化时期,纳巴特人从与古希腊和古罗马连结的商路中,给Dushara带来了一个额外身份——宙斯。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的神和希腊的神当作是同一回事。被罗马征服后,Dushara又多了一份“职业”——酒神,是纳巴特人模仿希腊酒神Dionysus(狄俄倪索斯)而给加上的名衔。

早期的纳巴特人对这些神灵的表现方式是抽象的。人们在石壁上雕刻出一长条形的碑状石块,以之为神灵所寄并加以崇拜。这样的具有宗教性质的石块我们称之为Betyl。由于国内仍未对此有相关的学术研究,它还没有正式的中文译名,因此在这里我先称其为“圣石崇拜”。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在纳巴特文化中,这些圣石会被雕刻在一个方形的石洞里头(图一),一个石洞里也可以同时刻有多个圣石(图二、图三)以供奉多位神灵。 后来,一些圣石还会以富有艺术性的门前壁作修饰(图三、图四、图五)。

图六,拟人化的圣石。摄于佩特拉博物馆

图七,发现于The Temple of Winged Lions的圣石,具有精致的人脸特征,相信表现的是女神Al-'Uzza。现可能被收藏于德国某博物馆。图自维基百科图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区希腊化程度的加深,对偶像的表现也开始拟人化。圣石被加上了眼睛和鼻子(图六),之后更有了眉毛、嘴唇(图七),人脸特征越来越细致。

图七,Dushara神像头肩部分。摄于佩特拉博物馆

约公元前一世纪,由于王国统治者热衷并大力推广希腊-罗马艺术,圣石逐渐被拟人化的、具体的意象所代替。图七是一尊希腊风格的神像石雕,表现的是Dushara,出土于廊柱大街西端城门遗址。同时,再看看上面关于卡兹尼神殿的介绍,神殿门前壁的石雕像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以希腊-罗马风格所表现的、人性化的意象流行于纳巴特文化之中。

纳巴特国王Aretas III (统治年间公元前84年至公元前60或前59年)在希腊-罗马文化的推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一位有才能和有着高明的外交手腕的统治者,在他的治下,王国的疆域达到了极盛。他占领了原属于塞琉古王朝的大马士革,而为了使当地的人民臣服,他抛弃了自身的游牧部落文化,而接受并推广了在当时较为时尚的、上流的希腊—罗马文化,以“文明人”的形象进行统治。





[1]. 一些研究认为,鹰在当地是纳巴特主神——Dushara的化身,能把人的灵魂从肉体中带走
[2]. 希腊化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登基成为马其顿王开始,到公元前31年,由此前亚历山大所打下的江山所分裂而成的三个帝国:马其顿、塞琉古和托勒密全被罗马吞并为止的这段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文化在东欧-西亚大陆上广泛传播
[3]. “石窟”这个词通常用在佛教建筑上。而佩特拉这里的建筑与佛教没有关系。之所以在此使用“石窟”一词,纯粹是为了更准确的描述这些建筑雕在山中、内有石室的特征,而这也是“石窟”一词最原始的解释。在此,我恳请学术界的朋友考虑把“石窟”一词从佛教建筑概念中剥离出来,让它更适用于其他的建筑描述中
[4]. 亚述,一个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612年的、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老国家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18年1月22日,印尼婆罗浮屠(一)

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婆罗浮屠遗迹,这是我这次印尼之旅的主要目的地。婆罗浮屠是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它约在公元825年建成,据考究,建造用时约75年。当时正值夏连特拉(Sailendra)王朝统治。夏连特拉是中爪哇岛上存在于7至11世纪的一个王朝,国力于8-9世纪时达到巅峰。其国教为“金刚乘”,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属于密宗 (所谓“密宗”,是指教义与修行方法只传授于教徒而不对外公开的宗教支派的集合,与“显宗”相对)。婆罗浮屠这座国家寺庙,无疑即是一座金刚乘建筑了。那么,当这些密宗无以为继、僧侣们逐渐退出历史的时候,教义自然是会丢失的,因此,在夏连特拉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婆罗浮屠被废弃,连同其建筑特征所蕴含的意义也就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成了未知。后来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地质变动,这座巨型佛塔下沉并埋没在了密林之中,使之成为了一个流传于当地、继而是西方冒险者之间的传说了。直到19世纪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发现,这座大佛寺才终于重见天日。然而遗憾的是,如前所说,其建筑布局、装饰的用意已失去了可供直接考究的源头,因此直到现在对于婆罗浮屠的历史考察仍存在争议。 她与长城、泰姬陵和吴哥窟并称为东方四大文明奇迹。塔不算高,约35米,然而占地面积很大,据资料所说达1.5公顷,应该是介乎于一到两个标准足球场之间。塔分10层,分三大主题。后面再来详细说说,供感兴趣的朋友了解。 底座是方形的。这座佛塔最与别不同的特点在于,一般来说建筑都是从平地而起、逐层修建,而婆罗浮屠佛塔则是直接建在山上,形象的说,就是给一座山穿上了外衣。非常特别。 可以看到塔顶有一个突起状的建筑,它是一个巨型的窣堵坡(Stupa)。 婆罗浮屠塔上,端坐在窣堵坡中的佛陀雕像 婆罗浮屠分为十层,底下的七层是以欲界和色界为主题的浮雕,而余下的、顶上的三层则是以无色界为主题的窣堵坡群落。每个窣堵坡中都有一座盘膝而坐、有着特别印相(手印、手势)的佛陀雕像。由于年代已久,个别窣堵坡已垮塌损坏,露出了里面的佛陀像(如图一)。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窣堵坡的孔形状不尽相同,没错,其实顶上的三层中底下的第一、二层的窣堵坡,其孔是菱形状的,而最顶层的是方形状。我为此翻找过一些资料,得知这样的表现形式所寓意的是涅槃的过程:这些在无色界的佛陀们从刚进入无色界(菱形)到逐渐进入涅槃(方形),直至最后获得圆满(无孔,如中

2018年1月23日,印尼普兰巴南(一)

普兰巴南大型印度寺庙群,建于9世纪,与婆罗浮屠是同时期的建筑。中间最大的是湿婆神庙,高达40多米。整个遗迹群都非常壮观 位于印尼日惹特区郊外的普兰巴南遗迹。图中是遗迹中心的三大主殿,所供奉的分别是三位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毁灭者,图中间)、梵天(Brahma,创世者,图左边)以及毗湿奴(Visnu,秩序维护者,图右面)。中间的湿婆神殿是整个庙宇的核心,高达47米,在远处便能一眼看出,可见其造得相当雄伟。 庙宇建于公元9世纪,由当时在中爪哇岛东面、与夏连特拉帝国接壤的政权马塔兰(Mataram)王朝的皇帝Rakai Pikatan所建。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Rakai Pikatan即位前,马塔兰是夏连特拉的附属国,而因为夏连特拉的国教为金刚乘佛教(可参见昨日对婆罗浮屠的介绍),马塔兰王朝也是以佛教作为主要宗教的。然而Rakai Pikatan却是一位印度教湿婆派系的崇拜者。他即位后通过迎娶当时的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的女儿而参与到其宗主国宫廷的权力斗争中并顺利夺权,一下子成为了夏连特拉和马塔兰王国的皇帝。之后他把国教更改为印度教,并在婆罗浮屠以东约五十公里处兴建普兰巴南印度庙,以庆祝夺权的胜利、马塔兰王国地位的改变、以及印度教崇拜的回归。 而上面简单提到的这位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婆罗浮屠佛寺就是在他的在位期内建成的。夏连特拉此前通过与其西面的三佛齐王国联姻而壮大,借助三佛齐的政治影响力,把邻近的马塔兰王朝并为了附属国。 那么再说说这普兰巴南。这三座主殿的回廊上都是有浮雕石刻的,其中湿婆殿和梵天殿刻画的是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故事,而毗湿奴殿则刻画的是《薄伽梵往世书》故事。今天就费了很大的心机去搜集关于这些浮雕的资料(纯粹是因为我对印度教神话故事不熟悉。。),整理了好一个晚上。 看过我前一张图片的朋友应该能留意到有不少已倒塌的遗迹。事实上据统计,普兰巴南寺庙区共有两百多个大小庙宇,小庙宇分四圈,一层一层以三大主殿为中心环绕。这是根据印度教严谨的种姓制度设计出来的,种姓等级低的人只能在外圈的庙宇祭拜,而越高级的人越往里走,直至最高级(婆罗门)的人走到主殿参拜。后来由于经历重大地震,大多数庙宇已经损毁,所以现在的遗址满是碎石,这四层的小庙宇也早就没了踪影。 其实湿婆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