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18年5月13至18日,约旦佩特拉(上)

西克峡谷的最西端,能从峡谷缝中睹见卡兹尼神殿
在2007年揭晓的“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结果中,约旦的佩特拉古城成功入围,赢得了美誉。诚然,这样的评选活动或许只是商业噱头,然而佩特拉,这个有着超过两千三百年历史的古城,即使没有入选,也完全有资格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奇迹。这座古城的亮点之一,就是那众多的、雕刻在岩石上的巨大且精美的建筑。要建造这样的建筑,即便在今日看来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无论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是怎么能够精心且精确地去打造的了。

这些奇迹背后的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发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秘诀。于是,尽管这趟旅程的不确定因素有许多,我还是克服住了不安,开启了这次佩特拉之旅。

佩特拉古城遗迹位于现在的约旦内一个小镇——瓦迪穆萨(Wadi Musa)之中。Wadi Musa,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the valley of Moses”,即“摩西谷”。相传这里是其中一个摩西点石成泉的地方(米利巴水,读圣经的朋友应该知道)。

在圣经故事中,“米利巴”共有两处,在那里,耶和华考验了以色列人是否忠诚。可惜以色列人没有通过考验,结果摩西、亚伦和其余当时一代的以色列人被判不得进入那“流奶与蜜”的迦南地。

第一个“米利巴”,据历史学者考证,是西奈半岛上一个叫Rephidim的地方。而第二个米利巴所在地则仍有争议,有说是西奈半岛东北角、靠近地中海的一个叫Ain el Qudeirat的地方,也有说认为就是Wadi Musa这里。目前考古证据更有利于前一个说法。

送我从机场到酒店的那位司机,在驶过小镇街道的时候,指着一个清真寺的水房,说这就是“摩西之泉”的泉眼,从这泉眼里出来的水无比清澈,可直接饮用。他又介绍道,当年纳巴特王国也有建造水利,把水从泉眼引进他们的城里。我对他的这番说法未曾考究,暂且当作传说来听听,也挺有趣的。

刚入夜的瓦迪穆萨。实际上瓦迪穆萨的镇中心在前方的山腰处,距离佩特拉古城入口约有一个多公里

纳巴特王国(Nabataeans Kingdom) 是一个在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国家,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之间建国,直到公元106年被罗马所吞并而灭国。佩特拉就是这个王国的首都[1]

佩特拉这片土地原本是以东人(Edomites)[2]的领地。约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一批贝都因人迁徙至此,并通过与以东人进行战争和通婚等手段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而这些贝都因人与以东人的后代很可能就是纳巴特人。

高地祭坛(High Place of Sacrifice),最早的使用历史或可追溯至铁器时代的以东人祭祀活动

骆驼背上的贝都因人。“贝都因”原意是指那些赶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之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是8世纪伊斯兰帝国大扩张时期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的纳巴特人擅长于石雕建筑以及雨水收集,因此他们在山间所构建的水利系统是精良且复杂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荒漠地带生存繁衍。

纳巴特人在西克峡谷雕凿的水道。该地地形为盆地,而佩特拉就在盆地的中心。在下雨的时候,山上的雨水落在水道上,然后顺着地势而流到城中心去

铺设在水道上的陶制管道,有防渗的效果

纳巴特王国处在亚、非、欧三片大陆之间的核心地带,商品物流在这里做转运,而纳巴特人就设关征税,凭此而富了起来。同时,纳巴特也和其余两个同处于核心地带的邻国——以色列和塞琉古维持着竞争的关系。

廊柱大街(The Colonnaded Street),是佩特拉城的商业中心。纳巴特被罗马吞并后,大街于公元2世纪进行翻修改造,路面铺上了砖块,两侧立起了柱子。大街两旁是屋子和商店,南侧(照片的左侧)还有一个商贸市场,来自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乳香和没药、来自印度的丝绸、宝石和香料都会在这里交易

罗马图拉真时代(公元53到117年),出于经济区域融合、继而往东征服安息帝国的需要,皇帝图拉真在106年吞并纳巴特王国,而佩特拉也成为了罗马的一个城市。尽管佩特拉在被吞并之后仍有相当一段时间保持着长足发展,但商业线路却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而改变,最终,佩特拉不得不把自身的商业地位让位于崛起的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

公元363年及551年的两场大地震摧毁了佩特拉大量的建筑。城市变得不再宜居,人们逐步迁出,使佩特拉在8世纪后遭到废弃。直到1812年被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这座古城才重见天日。



[1]. 佩特拉的原名为Raqmu,而佩特拉(Petra)这个名字是后来的希腊人给起的,意思是“岩石”
[2]. 以东人:在圣经故事中,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及以扫。雅各即以色列,而以扫的别名就是以东,因此,以东人是以色列人的弟兄。“以东”就是红色的意思,在《创世纪》一节里,以东被描述成一个浑身赤红的人,他和他的后代后来住在一片有着红色土地的地方。这不由得就令人想到佩特拉,这里的岩土都是玫瑰红色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18年5月13至18日,约旦佩特拉(下)

卡兹尼神殿,高39.1米,宽25.3米 说起佩特拉的建筑,首要一提的就是卡兹尼神殿(Al-Khazneh)了。精美绝伦的门前壁,使它成为了佩特拉古城的代表。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佩特拉”甚至“约旦”,相信你第一眼看见的图片便会是它。 卡兹尼神殿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一座融合了中东传统风格以及希腊-罗马风格的建筑。目前关于这座建筑的用途仍然存疑,它可能是一个陵墓、或者是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有考古观点认为它是个书库。传说一位埃及法老曾把宝藏埋藏在这里面,因此神殿也有一个别名——The Treasury(卡兹尼宝库)。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照片,放大来看看神殿的石雕。神殿的顶部装饰着四尊鹰雕像 [1] ;第二层有九座雕像(正前方三座,两处凹位中的每处有正向的一座,侧向的两座):中央的是女神伊西斯(Isis),她是古埃及女神,象征母爱,也是自然和亡灵的守护者。在希腊化时代开始之后,她亦成为了罗马的神祇。而在伊西斯两旁、陷于凹位处的是双翅尼刻女神(Nike),她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除此之外的六座均为手持双斧的阿玛宗人(Amazons)。阿玛宗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成员全为女性的战士部族,科幻电影《神奇女侠》中女侠所在的部落即取材于阿玛宗。 而第一层、位于神殿入口两旁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狄奥斯库洛伊兄弟(Castor and Pollux),希腊的两位神祇,与双子座的起源有关。 神庙以这些希腊神祇雕像作装饰,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纳巴特王国在艺术上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更体现了纳巴特人,在希腊文明的传播和浸染之下,其宗教信仰与希腊化世界宗教的同一性。后面我会再向大家介绍纳巴特人的宗教在 希腊化时期 [2] 的改变。 如果要了解纳巴特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他们的 石窟建筑 [3] 的门前壁装饰着手是最好不过了。据研究发现,佩特拉的石窟前壁有多达七种不同风格,我这里列出此行所搜集到的其中五种,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驴子右后方的两座石窟,能看到左边的石窟有着阶梯状的门前壁,而右边的则是锯齿状。阶梯和锯齿图形均属于 亚述 [4] 风格,一种传统的中东风格。同时注意到左边的石窟,其以阶梯状装饰的门楣两边有着弧形饰,这样的门楣风格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中东都很流行 The Renaissance Tomb,可能建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拱状的门面源自叙利亚巴尔米

2018年1月23日,印尼普兰巴南(一)

普兰巴南大型印度寺庙群,建于9世纪,与婆罗浮屠是同时期的建筑。中间最大的是湿婆神庙,高达40多米。整个遗迹群都非常壮观 位于印尼日惹特区郊外的普兰巴南遗迹。图中是遗迹中心的三大主殿,所供奉的分别是三位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毁灭者,图中间)、梵天(Brahma,创世者,图左边)以及毗湿奴(Visnu,秩序维护者,图右面)。中间的湿婆神殿是整个庙宇的核心,高达47米,在远处便能一眼看出,可见其造得相当雄伟。 庙宇建于公元9世纪,由当时在中爪哇岛东面、与夏连特拉帝国接壤的政权马塔兰(Mataram)王朝的皇帝Rakai Pikatan所建。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Rakai Pikatan即位前,马塔兰是夏连特拉的附属国,而因为夏连特拉的国教为金刚乘佛教(可参见昨日对婆罗浮屠的介绍),马塔兰王朝也是以佛教作为主要宗教的。然而Rakai Pikatan却是一位印度教湿婆派系的崇拜者。他即位后通过迎娶当时的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的女儿而参与到其宗主国宫廷的权力斗争中并顺利夺权,一下子成为了夏连特拉和马塔兰王国的皇帝。之后他把国教更改为印度教,并在婆罗浮屠以东约五十公里处兴建普兰巴南印度庙,以庆祝夺权的胜利、马塔兰王国地位的改变、以及印度教崇拜的回归。 而上面简单提到的这位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婆罗浮屠佛寺就是在他的在位期内建成的。夏连特拉此前通过与其西面的三佛齐王国联姻而壮大,借助三佛齐的政治影响力,把邻近的马塔兰王朝并为了附属国。 那么再说说这普兰巴南。这三座主殿的回廊上都是有浮雕石刻的,其中湿婆殿和梵天殿刻画的是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故事,而毗湿奴殿则刻画的是《薄伽梵往世书》故事。今天就费了很大的心机去搜集关于这些浮雕的资料(纯粹是因为我对印度教神话故事不熟悉。。),整理了好一个晚上。 看过我前一张图片的朋友应该能留意到有不少已倒塌的遗迹。事实上据统计,普兰巴南寺庙区共有两百多个大小庙宇,小庙宇分四圈,一层一层以三大主殿为中心环绕。这是根据印度教严谨的种姓制度设计出来的,种姓等级低的人只能在外圈的庙宇祭拜,而越高级的人越往里走,直至最高级(婆罗门)的人走到主殿参拜。后来由于经历重大地震,大多数庙宇已经损毁,所以现在的遗址满是碎石,这四层的小庙宇也早就没了踪影。 其实湿婆并不

2018年1月22日,印尼婆罗浮屠(一)

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婆罗浮屠遗迹,这是我这次印尼之旅的主要目的地。婆罗浮屠是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它约在公元825年建成,据考究,建造用时约75年。当时正值夏连特拉(Sailendra)王朝统治。夏连特拉是中爪哇岛上存在于7至11世纪的一个王朝,国力于8-9世纪时达到巅峰。其国教为“金刚乘”,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属于密宗 (所谓“密宗”,是指教义与修行方法只传授于教徒而不对外公开的宗教支派的集合,与“显宗”相对)。婆罗浮屠这座国家寺庙,无疑即是一座金刚乘建筑了。那么,当这些密宗无以为继、僧侣们逐渐退出历史的时候,教义自然是会丢失的,因此,在夏连特拉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婆罗浮屠被废弃,连同其建筑特征所蕴含的意义也就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成了未知。后来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地质变动,这座巨型佛塔下沉并埋没在了密林之中,使之成为了一个流传于当地、继而是西方冒险者之间的传说了。直到19世纪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发现,这座大佛寺才终于重见天日。然而遗憾的是,如前所说,其建筑布局、装饰的用意已失去了可供直接考究的源头,因此直到现在对于婆罗浮屠的历史考察仍存在争议。 她与长城、泰姬陵和吴哥窟并称为东方四大文明奇迹。塔不算高,约35米,然而占地面积很大,据资料所说达1.5公顷,应该是介乎于一到两个标准足球场之间。塔分10层,分三大主题。后面再来详细说说,供感兴趣的朋友了解。 底座是方形的。这座佛塔最与别不同的特点在于,一般来说建筑都是从平地而起、逐层修建,而婆罗浮屠佛塔则是直接建在山上,形象的说,就是给一座山穿上了外衣。非常特别。 可以看到塔顶有一个突起状的建筑,它是一个巨型的窣堵坡(Stupa)。 婆罗浮屠塔上,端坐在窣堵坡中的佛陀雕像 婆罗浮屠分为十层,底下的七层是以欲界和色界为主题的浮雕,而余下的、顶上的三层则是以无色界为主题的窣堵坡群落。每个窣堵坡中都有一座盘膝而坐、有着特别印相(手印、手势)的佛陀雕像。由于年代已久,个别窣堵坡已垮塌损坏,露出了里面的佛陀像(如图一)。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窣堵坡的孔形状不尽相同,没错,其实顶上的三层中底下的第一、二层的窣堵坡,其孔是菱形状的,而最顶层的是方形状。我为此翻找过一些资料,得知这样的表现形式所寓意的是涅槃的过程:这些在无色界的佛陀们从刚进入无色界(菱形)到逐渐进入涅槃(方形),直至最后获得圆满(无孔,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