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峡谷的最西端,能从峡谷缝中睹见卡兹尼神殿 |
这些奇迹背后的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发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秘诀。于是,尽管这趟旅程的不确定因素有许多,我还是克服住了不安,开启了这次佩特拉之旅。
佩特拉古城遗迹位于现在的约旦内一个小镇——瓦迪穆萨(Wadi Musa)之中。Wadi Musa,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the valley of Moses”,即“摩西谷”。相传这里是其中一个摩西点石成泉的地方(米利巴水,读圣经的朋友应该知道)。
在圣经故事中,“米利巴”共有两处,在那里,耶和华考验了以色列人是否忠诚。可惜以色列人没有通过考验,结果摩西、亚伦和其余当时一代的以色列人被判不得进入那“流奶与蜜”的迦南地。
第一个“米利巴”,据历史学者考证,是西奈半岛上一个叫Rephidim的地方。而第二个米利巴所在地则仍有争议,有说是西奈半岛东北角、靠近地中海的一个叫Ain el Qudeirat的地方,也有说认为就是Wadi Musa这里。目前考古证据更有利于前一个说法。
送我从机场到酒店的那位司机,在驶过小镇街道的时候,指着一个清真寺的水房,说这就是“摩西之泉”的泉眼,从这泉眼里出来的水无比清澈,可直接饮用。他又介绍道,当年纳巴特王国也有建造水利,把水从泉眼引进他们的城里。我对他的这番说法未曾考究,暂且当作传说来听听,也挺有趣的。
刚入夜的瓦迪穆萨。实际上瓦迪穆萨的镇中心在前方的山腰处,距离佩特拉古城入口约有一个多公里 |
纳巴特王国(Nabataeans Kingdom) 是一个在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国家,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之间建国,直到公元106年被罗马所吞并而灭国。佩特拉就是这个王国的首都[1]。
佩特拉这片土地原本是以东人(Edomites)[2]的领地。约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一批贝都因人迁徙至此,并通过与以东人进行战争和通婚等手段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而这些贝都因人与以东人的后代很可能就是纳巴特人。
高地祭坛(High Place of Sacrifice),最早的使用历史或可追溯至铁器时代的以东人祭祀活动 |
骆驼背上的贝都因人。“贝都因”原意是指那些赶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之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是8世纪伊斯兰帝国大扩张时期的中坚力量 |
历史上的纳巴特人擅长于石雕建筑以及雨水收集,因此他们在山间所构建的水利系统是精良且复杂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荒漠地带生存繁衍。
纳巴特人在西克峡谷雕凿的水道。该地地形为盆地,而佩特拉就在盆地的中心。在下雨的时候,山上的雨水落在水道上,然后顺着地势而流到城中心去 |
铺设在水道上的陶制管道,有防渗的效果 |
纳巴特王国处在亚、非、欧三片大陆之间的核心地带,商品物流在这里做转运,而纳巴特人就设关征税,凭此而富了起来。同时,纳巴特也和其余两个同处于核心地带的邻国——以色列和塞琉古维持着竞争的关系。
廊柱大街(The Colonnaded Street),是佩特拉城的商业中心。纳巴特被罗马吞并后,大街于公元2世纪进行翻修改造,路面铺上了砖块,两侧立起了柱子。大街两旁是屋子和商店,南侧(照片的左侧)还有一个商贸市场,来自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乳香和没药、来自印度的丝绸、宝石和香料都会在这里交易 |
罗马图拉真时代(公元53到117年),出于经济区域融合、继而往东征服安息帝国的需要,皇帝图拉真在106年吞并纳巴特王国,而佩特拉也成为了罗马的一个城市。尽管佩特拉在被吞并之后仍有相当一段时间保持着长足发展,但商业线路却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而改变,最终,佩特拉不得不把自身的商业地位让位于崛起的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
公元363年及551年的两场大地震摧毁了佩特拉大量的建筑。城市变得不再宜居,人们逐步迁出,使佩特拉在8世纪后遭到废弃。直到1812年被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这座古城才重见天日。
[1]. 佩特拉的原名为Raqmu,而佩特拉(Petra)这个名字是后来的希腊人给起的,意思是“岩石”
[2]. 以东人:在圣经故事中,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及以扫。雅各即以色列,而以扫的别名就是以东,因此,以东人是以色列人的弟兄。“以东”就是红色的意思,在《创世纪》一节里,以东被描述成一个浑身赤红的人,他和他的后代后来住在一片有着红色土地的地方。这不由得就令人想到佩特拉,这里的岩土都是玫瑰红色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