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18年美国,盐湖城与摩门教

原本对摩门教认识不多。这次美国之旅,我到了盐湖城探访亲友,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盐湖城乃是摩门教总部所在地。于是走了一下摩门教的圣殿广场,采集了一些资料,籍此认识一下这个宗教。
摩门教圣殿,只对教徒开放
摩门教全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简称LDS),是基督教的一支。据教会经文《摩尔门经》,因经义由该教一位名叫“摩尔门(Mormon)”的先知编撰,故得名“摩门教”、“摩尔门教”。盐湖城的摩门教圣殿是摩门教的总部,这是1853年,当摩门教教徒受迫害而西行至盐湖谷(现盐湖市区)时,第二任教会主席杨百翰(Brigham Young)率领教徒兴建的,建设耗时40年。

注意到建筑中央上方有一块大金匾,这或许象征着《摩尔门经》的原本“金页圣经”。1806年,教会创始人约瑟·斯密(Joseph Smith)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的沙仑(Sharon)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除了耕种,家里还做些寻宝生意来补贴一下歉收时的开支。约瑟声称,上帝曾在他14岁时向他显现,之后他更在天使的指引下,掘地并找到了全本用金子打制的、刻有“原始约书”的圣经。于是约瑟就以“恢复原始、真实的基督教会”的名义创立了教团。

教团在宗教热情和财政支持下迅速壮大,之后受到了政府和清教徒的打压,迫使信徒一路西迁。创始人约瑟·斯密在一场冲突中被抓捕,在牢狱中被暴徒杀死。
圣殿广场的Visitor Center 内的基督像,高达3.35米,配以宇宙星辰作背景,相当震撼
我们需要注意到摩门教创立的时代背景,是被称为“大觉醒运动”的美国宗教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8世纪,因美洲殖民者们在脱离欧亚大陆的多代繁衍后,宗教意识越发淡薄,所以清教徒组织起一场又一场教义宣传活动,意图重新激发大众的宗教热情。在这场运动中,各宗教学派在美国本土“百家争鸣”,在积极意义上促进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形成,却也使大批的民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派系教义时,感到疑惑和迷茫。包括约瑟·斯密本身,也曾在派系选择上感到彷徨。因此,摩门教所宣扬的“纯粹、原始、原意”的基督约义使其收获了大批信徒。
《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
上面这幅画值得研究:画作《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Lehi and His People Arrive in the Promised Land,Arnold Friberg画,摄自《摩尔门经》2018年6月版,原作于盐湖城摩门历史博物馆馆藏),描绘的是希伯来先知李海(Lehi)率领家人和跟随他的人,在主的指示下渡过大洋,到达美洲大陆的情形。这个故事是摩门教故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摩门教神话历史中,主预言到了使徒们将会被迫害、自己的约书将会被歪曲理解,便在主前(即公元前)600年向希伯来人李海显现,指出一处远隔大洋的应许之地,让李海带上人民到这大地上建立“新耶路撒冷”。这是摩门世界观中,摩门与其他基督教派系分离的源头。

这些移居美洲的希伯来人后代中有一个人,他就是摩尔门,把族人的历史、以及随后耶稣在美洲人面前显现并亲自传授福音的事,一一记录在了金页书上,并交由他的儿子、天使摩罗乃于主后(即公元)421年深埋于地下。1823年,复活的摩罗乃指引约瑟·斯密找回经书,而约瑟·斯密便以此创立摩门教,传播主的原意。这是摩尔门经书中对教团创立的历史带有灵性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门的经文中把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也融入进去了:在摩尔门世界里,印第安民族最早可追朔到“巴别塔”时期,他们是在语言被打乱后,远渡重洋来到这片大陆的。因此,他们其实也是主的子民。而传统的基督教世界是不包括美洲的——毕竟限于当时的认知,人们所认为的世界就那么大——充其量不过就亚欧大陆这样大(这也是新大陆之所以“新”的原因)。新大陆的发现确实颠覆了教徒们的认知。在美洲土生的摩尔门则对这片大陆上的土著的来历给出了个解释,或许这也是摩尔门教在美洲能吸引大批信徒的一个原因。
摩门教会议中心大厅。座位多达二万一千个。
目前摩门教发展壮大,在北美的信徒达1500万人。自然,这自成一说的教义,在基督教里是个异端,免不了要被其他支派打压的。同为主的子民,见面时却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分支之间还有没有寻得共识的可能了。


参考资料:
这篇博文里对摩门教的陈述主要参考自摩尔门教的官方网站(https://www.lds.org) 以及《摩尔门经》(2018年6月版)。当然,在摩尔门圣殿广场获取的教会官方资料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18年5月13至18日,约旦佩特拉(下)

卡兹尼神殿,高39.1米,宽25.3米 说起佩特拉的建筑,首要一提的就是卡兹尼神殿(Al-Khazneh)了。精美绝伦的门前壁,使它成为了佩特拉古城的代表。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佩特拉”甚至“约旦”,相信你第一眼看见的图片便会是它。 卡兹尼神殿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一座融合了中东传统风格以及希腊-罗马风格的建筑。目前关于这座建筑的用途仍然存疑,它可能是一个陵墓、或者是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有考古观点认为它是个书库。传说一位埃及法老曾把宝藏埋藏在这里面,因此神殿也有一个别名——The Treasury(卡兹尼宝库)。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照片,放大来看看神殿的石雕。神殿的顶部装饰着四尊鹰雕像 [1] ;第二层有九座雕像(正前方三座,两处凹位中的每处有正向的一座,侧向的两座):中央的是女神伊西斯(Isis),她是古埃及女神,象征母爱,也是自然和亡灵的守护者。在希腊化时代开始之后,她亦成为了罗马的神祇。而在伊西斯两旁、陷于凹位处的是双翅尼刻女神(Nike),她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除此之外的六座均为手持双斧的阿玛宗人(Amazons)。阿玛宗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成员全为女性的战士部族,科幻电影《神奇女侠》中女侠所在的部落即取材于阿玛宗。 而第一层、位于神殿入口两旁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狄奥斯库洛伊兄弟(Castor and Pollux),希腊的两位神祇,与双子座的起源有关。 神庙以这些希腊神祇雕像作装饰,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纳巴特王国在艺术上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更体现了纳巴特人,在希腊文明的传播和浸染之下,其宗教信仰与希腊化世界宗教的同一性。后面我会再向大家介绍纳巴特人的宗教在 希腊化时期 [2] 的改变。 如果要了解纳巴特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他们的 石窟建筑 [3] 的门前壁装饰着手是最好不过了。据研究发现,佩特拉的石窟前壁有多达七种不同风格,我这里列出此行所搜集到的其中五种,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驴子右后方的两座石窟,能看到左边的石窟有着阶梯状的门前壁,而右边的则是锯齿状。阶梯和锯齿图形均属于 亚述 [4] 风格,一种传统的中东风格。同时注意到左边的石窟,其以阶梯状装饰的门楣两边有着弧形饰,这样的门楣风格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中东都很流行 The Renaissance Tomb,可能建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拱状的门面源自叙利亚巴尔米

2018年1月23日,印尼普兰巴南(一)

普兰巴南大型印度寺庙群,建于9世纪,与婆罗浮屠是同时期的建筑。中间最大的是湿婆神庙,高达40多米。整个遗迹群都非常壮观 位于印尼日惹特区郊外的普兰巴南遗迹。图中是遗迹中心的三大主殿,所供奉的分别是三位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毁灭者,图中间)、梵天(Brahma,创世者,图左边)以及毗湿奴(Visnu,秩序维护者,图右面)。中间的湿婆神殿是整个庙宇的核心,高达47米,在远处便能一眼看出,可见其造得相当雄伟。 庙宇建于公元9世纪,由当时在中爪哇岛东面、与夏连特拉帝国接壤的政权马塔兰(Mataram)王朝的皇帝Rakai Pikatan所建。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Rakai Pikatan即位前,马塔兰是夏连特拉的附属国,而因为夏连特拉的国教为金刚乘佛教(可参见昨日对婆罗浮屠的介绍),马塔兰王朝也是以佛教作为主要宗教的。然而Rakai Pikatan却是一位印度教湿婆派系的崇拜者。他即位后通过迎娶当时的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的女儿而参与到其宗主国宫廷的权力斗争中并顺利夺权,一下子成为了夏连特拉和马塔兰王国的皇帝。之后他把国教更改为印度教,并在婆罗浮屠以东约五十公里处兴建普兰巴南印度庙,以庆祝夺权的胜利、马塔兰王国地位的改变、以及印度教崇拜的回归。 而上面简单提到的这位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婆罗浮屠佛寺就是在他的在位期内建成的。夏连特拉此前通过与其西面的三佛齐王国联姻而壮大,借助三佛齐的政治影响力,把邻近的马塔兰王朝并为了附属国。 那么再说说这普兰巴南。这三座主殿的回廊上都是有浮雕石刻的,其中湿婆殿和梵天殿刻画的是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故事,而毗湿奴殿则刻画的是《薄伽梵往世书》故事。今天就费了很大的心机去搜集关于这些浮雕的资料(纯粹是因为我对印度教神话故事不熟悉。。),整理了好一个晚上。 看过我前一张图片的朋友应该能留意到有不少已倒塌的遗迹。事实上据统计,普兰巴南寺庙区共有两百多个大小庙宇,小庙宇分四圈,一层一层以三大主殿为中心环绕。这是根据印度教严谨的种姓制度设计出来的,种姓等级低的人只能在外圈的庙宇祭拜,而越高级的人越往里走,直至最高级(婆罗门)的人走到主殿参拜。后来由于经历重大地震,大多数庙宇已经损毁,所以现在的遗址满是碎石,这四层的小庙宇也早就没了踪影。 其实湿婆并不

2018年1月22日,印尼婆罗浮屠(一)

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婆罗浮屠遗迹,这是我这次印尼之旅的主要目的地。婆罗浮屠是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它约在公元825年建成,据考究,建造用时约75年。当时正值夏连特拉(Sailendra)王朝统治。夏连特拉是中爪哇岛上存在于7至11世纪的一个王朝,国力于8-9世纪时达到巅峰。其国教为“金刚乘”,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属于密宗 (所谓“密宗”,是指教义与修行方法只传授于教徒而不对外公开的宗教支派的集合,与“显宗”相对)。婆罗浮屠这座国家寺庙,无疑即是一座金刚乘建筑了。那么,当这些密宗无以为继、僧侣们逐渐退出历史的时候,教义自然是会丢失的,因此,在夏连特拉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婆罗浮屠被废弃,连同其建筑特征所蕴含的意义也就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成了未知。后来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地质变动,这座巨型佛塔下沉并埋没在了密林之中,使之成为了一个流传于当地、继而是西方冒险者之间的传说了。直到19世纪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发现,这座大佛寺才终于重见天日。然而遗憾的是,如前所说,其建筑布局、装饰的用意已失去了可供直接考究的源头,因此直到现在对于婆罗浮屠的历史考察仍存在争议。 她与长城、泰姬陵和吴哥窟并称为东方四大文明奇迹。塔不算高,约35米,然而占地面积很大,据资料所说达1.5公顷,应该是介乎于一到两个标准足球场之间。塔分10层,分三大主题。后面再来详细说说,供感兴趣的朋友了解。 底座是方形的。这座佛塔最与别不同的特点在于,一般来说建筑都是从平地而起、逐层修建,而婆罗浮屠佛塔则是直接建在山上,形象的说,就是给一座山穿上了外衣。非常特别。 可以看到塔顶有一个突起状的建筑,它是一个巨型的窣堵坡(Stupa)。 婆罗浮屠塔上,端坐在窣堵坡中的佛陀雕像 婆罗浮屠分为十层,底下的七层是以欲界和色界为主题的浮雕,而余下的、顶上的三层则是以无色界为主题的窣堵坡群落。每个窣堵坡中都有一座盘膝而坐、有着特别印相(手印、手势)的佛陀雕像。由于年代已久,个别窣堵坡已垮塌损坏,露出了里面的佛陀像(如图一)。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窣堵坡的孔形状不尽相同,没错,其实顶上的三层中底下的第一、二层的窣堵坡,其孔是菱形状的,而最顶层的是方形状。我为此翻找过一些资料,得知这样的表现形式所寓意的是涅槃的过程:这些在无色界的佛陀们从刚进入无色界(菱形)到逐渐进入涅槃(方形),直至最后获得圆满(无孔,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