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摩门教认识不多。这次美国之旅,我到了盐湖城探访亲友,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盐湖城乃是摩门教总部所在地。于是走了一下摩门教的圣殿广场,采集了一些资料,籍此认识一下这个宗教。
|
摩门教圣殿,只对教徒开放 |
摩门教全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简称LDS),是基督教的一支。据教会经文《摩尔门经》,因经义由该教一位名叫“摩尔门(Mormon)”的先知编撰,故得名“摩门教”、“摩尔门教”。盐湖城的摩门教圣殿是摩门教的总部,这是1853年,当摩门教教徒受迫害而西行至盐湖谷(现盐湖市区)时,第二任教会主席杨百翰(Brigham Young)率领教徒兴建的,建设耗时40年。
注意到建筑中央上方有一块大金匾,这或许象征着《摩尔门经》的原本“金页圣经”。1806年,教会创始人约瑟·斯密(Joseph Smith)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的沙仑(Sharon)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除了耕种,家里还做些寻宝生意来补贴一下歉收时的开支。约瑟声称,上帝曾在他14岁时向他显现,之后他更在天使的指引下,掘地并找到了全本用金子打制的、刻有“原始约书”的圣经。于是约瑟就以“恢复原始、真实的基督教会”的名义创立了教团。
教团在宗教热情和财政支持下迅速壮大,之后受到了政府和清教徒的打压,迫使信徒一路西迁。创始人约瑟·斯密在一场冲突中被抓捕,在牢狱中被暴徒杀死。
|
圣殿广场的Visitor Center 内的基督像,高达3.35米,配以宇宙星辰作背景,相当震撼 |
我们需要注意到摩门教创立的时代背景,是被称为“大觉醒运动”的美国宗教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8世纪,因美洲殖民者们在脱离欧亚大陆的多代繁衍后,宗教意识越发淡薄,所以清教徒组织起一场又一场教义宣传活动,意图重新激发大众的宗教热情。在这场运动中,各宗教学派在美国本土“百家争鸣”,在积极意义上促进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形成,却也使大批的民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派系教义时,感到疑惑和迷茫。包括约瑟·斯密本身,也曾在派系选择上感到彷徨。因此,摩门教所宣扬的“纯粹、原始、原意”的基督约义使其收获了大批信徒。
|
《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 |
上面这幅画值得研究:画作《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Lehi and His People Arrive in the Promised Land,Arnold Friberg画,摄自《摩尔门经》2018年6月版,原作于盐湖城摩门历史博物馆馆藏),描绘的是希伯来先知李海(Lehi)率领家人和跟随他的人,在主的指示下渡过大洋,到达美洲大陆的情形。这个故事是摩门教故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摩门教神话历史中,主预言到了使徒们将会被迫害、自己的约书将会被歪曲理解,便在主前(即公元前)600年向希伯来人李海显现,指出一处远隔大洋的应许之地,让李海带上人民到这大地上建立“新耶路撒冷”。这是摩门世界观中,摩门与其他基督教派系分离的源头。
这些移居美洲的希伯来人后代中有一个人,他就是摩尔门,把族人的历史、以及随后耶稣在美洲人面前显现并亲自传授福音的事,一一记录在了金页书上,并交由他的儿子、天使摩罗乃于主后(即公元)421年深埋于地下。1823年,复活的摩罗乃指引约瑟·斯密找回经书,而约瑟·斯密便以此创立摩门教,传播主的原意。这是摩尔门经书中对教团创立的历史带有灵性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门的经文中把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也融入进去了:在摩尔门世界里,印第安民族最早可追朔到“巴别塔”时期,他们是在语言被打乱后,远渡重洋来到这片大陆的。因此,他们其实也是主的子民。而传统的基督教世界是不包括美洲的——毕竟限于当时的认知,人们所认为的世界就那么大——充其量不过就亚欧大陆这样大(这也是新大陆之所以“新”的原因)。新大陆的发现确实颠覆了教徒们的认知。在美洲土生的摩尔门则对这片大陆上的土著的来历给出了个解释,或许这也是摩尔门教在美洲能吸引大批信徒的一个原因。
|
摩门教会议中心大厅。座位多达二万一千个。 |
目前摩门教发展壮大,在北美的信徒达1500万人。自然,这自成一说的教义,在基督教里是个异端,免不了要被其他支派打压的。同为主的子民,见面时却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分支之间还有没有寻得共识的可能了。
参考资料:
这篇博文里对摩门教的陈述主要参考自摩尔门教的官方网站(https://www.lds.org) 以及《摩尔门经》(2018年6月版)。当然,在摩尔门圣殿广场获取的教会官方资料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