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8的博文

2018年1月30日,柬埔寨暹粒,塔布茏寺

这个是塔布茏寺(Ta Prohm)内一角,如果有看过《古墓丽影》电影的朋友,应该对此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吧?对,当时电影就曾在这个寺庙里取景的。这个寺庙自遗弃之后,慢慢的就长出了一种唤作“四数木”的大树,树根深入并盘踞着寺庙的墙壁和屋顶,使得寺庙很多的部分无法进行修复,因此这些不被修复的部分就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了,在这里取景拍摄盗墓电影是再好不过的。 从庙宇中长出、树根深入并盘踞着庙宇的老树 塔布茏寺是皇帝Jayavarman VII为纪念其母亲而建的。据闻主塔里藏着其母的骨灰,而塔内墙壁镶嵌有大量的红蓝宝石。现在该骨灰已经遗失,原因是骨灰盒是黄金打造的,早就被盗了。墙壁内的宝石自然也是已被挖掘一空。以上这些传闻是一个讲解员给人们讲解时,我蹭着听到的。未有考究,不知真假。

2018年1月30日,柬埔寨暹粒,通王城(三)

通王城南门 通王城的南门是五个城门中修缮情况最好的。通王城有一条护城河,因此每个门外都有一座桥。南门的这条桥很具特色,感兴趣的话可以把照片放大,能看见两旁的装饰石像,开头的是一条多头蛇的蛇头,后面排列着一众抱着蛇身的神像。如果你能想起前两天我所提及的印度教神话故事“搅乳海”的话,应该马上就能想到这些装饰就是以搅乳海故事为主题的。通王城的建造也仿照印度教世界的造型,中央的巴戎寺(昨天已介绍)宝塔就象征着须弥山,余下的区域,从宝塔那一环一环的下层、到居住区、直至护城河,就象征着须弥山下的七山七海,现在天神(左边的队伍)和阿修罗(右边的队伍)各执蛇身,在拉动这“须弥山”,企图获得不老之药。 保护着佛陀的那伽蛇。摄于巴戎寺内。 这条多头蛇叫做“那伽”(naga),是印度教中的蛇神统称。佛教也吸收了那伽作为佛的守护神。在佛教故事里,释迦牟尼在树下悟道的时候,就有一条那伽,以多头组成一个像倒钟般的罩,去保护释迦牟尼。到过柬埔寨的朋友一定曾见到过那些有着多头蛇在上的佛像,就是来自这里的。

2018年1月30日,柬埔寨暹粒,通王城(二)

通王城东面城门“亡灵之门”,四周无比荒凉,与另外四个大城门(北、南、西各一个,以及东面的另一个城门“胜利之门”)的车水马龙相比之下,俨然像两个世界 上图是通王城的“亡灵之门”。或许是出于忌讳,本地人也不敢去,更别说旅客了。我前去这门参观的一来一回共三公里的路上,路没修,满是泥石;只碰见过两个大叔、三个村嫂。不过据我观察,这门和其他四个门比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懂得为什么跟亡灵挂上钩。我猜想门上拱顶处(原本存在、现已塌下)的浮雕有助于标识门的用途吧。目前来看只有东面的另一个城门“胜利之门”、和北门,门拱顶上的浮雕是未曾塌陷的。 通王城西门。这个城门是这五个门之中修复情况最差的,暂时只用木头撑着 通王城的丛林里到处有惊喜。人迹罕至,周围只有草木和散落一地的碎石。这些深藏在丛林中的建筑损毁严重,墙壁倾斜、地基塌陷,里面的雕刻早已被磨平,神坛碎裂、崇拜对象不知所踪。看来实在是缺乏资金和技术修缮。据说有不少的资料还在柬埔寨内战时遗失,真是可惜。

2018年1月29日,柬埔寨暹粒,通王城

终于能亲眼看看举世闻名的“吴哥的微笑”!! 它们就在通王城(Angkor Thom,又作“吴哥城”,注意不是吴哥窟)中、巴戎寺第二、第三层的宝塔上。据资料统计,巴戎寺上的笑脸超过两百个,如果按照每座宝塔四个笑脸(东南西北方各一面)来算,则应该有超过五十座宝塔,但现在不少的宝塔已经倒塌,有的笑脸也变得模糊不清,所以身在现场是没办法数出这五十多座塔、两百个多笑脸来的。尽管如此,林立的笑脸仍然是足够壮观,实在是奇景。 因为巴戎寺是吴哥皇朝一位活跃于12世纪末的皇帝Jayavarman VII 的太庙,所以这些笑脸被认为是按着Jayavarman本人的面容雕刻的。也有历史学者结合笑脸上的头饰雕刻做出判断,认为这些笑脸是菩萨的笑脸,甚至是Jayavarman形象“菩萨化”后的笑脸(为了强化皇权,不少君主制国家都做“神王”崇拜,意思是把皇帝当作神祇下凡的人,皇帝即是神,神即是皇帝)。 Jayavarman VII 是个大乘佛教信徒,故巴戎寺初期是一座佛教太庙。之所以说“初期”,是因为随后的统治者有的是印度教信徒,有的又是佛教信徒,而统治者们都往巴戎寺上增添自己的宗教元素,结果令巴戎寺兼合了佛教和印度教庙宇的特色。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雕刻在宝塔上的笑脸都是每座塔四面,这让我想起了梵天,因为在印度教里,大主神梵天是有四张脸的。然而这既然是佛教寺庙,那为什么会有印度教的神“乱入”呢?我猜想这宝塔其实象征的是佛教里的“四面佛”。在佛教里,印度教神灵梵天成为了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居色界,由于梵天有四张脸,所以这位护法神就被通俗的称为“四面佛”了。结合到巴戎寺的建造目的,这应该是皇帝Jayavarman VII把自己看做是四面佛在人间的化身。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梵天是什么时候被纳入佛教典籍而成为佛教神灵的---只有当“四面佛”一说在巴戎寺修建之前就已出现并深得民心,这位信佛的皇帝才会以之为象征,这样我的这个猜想才有可能是合理的。 通王城在吴哥窟西北方约1.5公里处。昨天关于吴哥窟的帖子里提到了建造吴哥窟的皇帝Suryavarman II。在这位皇帝去世后的三十年间,高棉爆发内乱,随后又受到占婆人(Chams)入侵,国家陷入混乱。Jayavarman VII 当时还只是吴哥皇朝的一位王子,他招募兵马平定内乱、赶走入侵者,随后登基成为了皇帝(1181年,这是Suryav

2018年1月28日,柬埔寨暹粒,吴哥窟(二)

吴哥窟回廊上,《搅乳海》故事浮雕(片段) 此次吴哥窟之行除了一睹奇迹的风采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浮雕“搅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of Milk)了。搅乳海是印度教里著名的关于创世的神话故事,要把这样的创世故事表现出来,作品自然必须得是史诗般的。吴哥窟里的这幅浮雕约长百余米,图中是浮雕的中心,可见大神毗湿奴抱起须弥山,脚踏巨龟,身系巨蛇,左右各由阿修罗及天神队伍手抱巨蛇蛇身、以其为引绳左右拉扯,而顶上则是协调指挥的帝释天,以及由乳海被搅动时溅起的水花而变成的一众仙女。这长幅的雕刻中刻有大量的天神、阿修罗和仙女,真是壮丽,大饱眼福了。 印度教里的神明有着一个与其他多数宗教神祇不同的特征,就是神并不是永生的,他们也是会变老、会死的,逃不过轮回,只不过大神的轮回转世可以由自己控制罢了。在故事《搅乳海》里,神明们知道了须弥山下的大海“乳海”内藏有长生不老药,但要通过搅拌才能把药从海中提炼出来。于是众神合力去弄这个丹药吃,方法就是以须弥山为搅拌棒,但是一整座山只有主神才搬得动,因此找到了“老好神”毗湿奴,后面的故事就省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再了解哦。 吴哥窟庙山的第一层平台的外墙上满是雕刻,除了《搅乳海》,还有雕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史诗一些片段的故事,比如兰卡之战、俱卢大战等,因此今日我在吴哥窟,这个一般游客只停留不超过三个小时的地方,花了近七个小时的时间去欣赏和研究其建筑风格、历史背景还有,最主要的,浮雕。

2018年1月28日, 柬埔寨暹粒,吴哥窟

前面就是吴哥窟!终于能够亲眼目睹这“东方四大文明奇迹”(长城、泰姬陵、婆罗浮屠、吴哥窟)之一,真是惊喜。吴哥窟是吴哥王朝(高棉帝国的一个朝代)皇帝Suryavarman II 在12世纪前叶所建的,目前主流的历史观点认为它充当着当时的首都以及皇帝太庙功能:中心建筑是祭祀已故的皇帝的太庙,而中心以外、外围墙以内则是居民区和皇宫。太庙起初是对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崇拜,12世纪后半叶后转为佛教崇拜直至现在(现在偶尔还能看见佛教僧侣进入参拜)。把帝陵与宗教神灵庙宇结合的做法,一般都是为了强调该皇帝是神灵的神谕甚至转世,以强化皇权。图中是中心区域建筑,在拍照这张照片时我已经穿过外围墙了。 这个中心建筑是很独特的,其中一点,相信朋友们也是能一眼就辨出,就是高大的塔楼,这里照出三座,实际上是五座:正方形区域的四个角各一座,区域中间一座,所以是五座,而从这里看因为其中的两座都在另两座的后方,被遮住了,故看不出。 这座中心区域建筑是一种“庙山”设计,所谓庙山,就是把庙做的像一座山,分层分级向上堆砌,层级面积逐渐向上递减,每层均为方形,并且各有自己的围墙、回廊、门楼,最顶层兼有一座或多座排列对称的宝塔,宝塔内设神龛。 庙山设计是印度教庙宇建筑中的一个特色,其原因是庙山是印度教世界地貌的一个反映。在印度教里,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叫“须弥山”(Mount Meru)的高峰,是众神的居所。须弥山之外是一圈又一圈的、山海交错排列的七山七海,而人类住在最外圈。吴哥窟的这五座宝塔就是象征的须弥山了,虽然它只做出了三个平台,外加一块居住区,最外层再挖了条护城河,总共都不过四山四海,但象征意义还是在的。 实际上“须弥山”以及山外一圈圈的山水分隔这样的世界形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印度教,佛教也有的。佛教由于在印度教出现后才诞生,在形成及落地生根的过程中是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教特征的。关于印度教和佛教的联系,以后有机会再聊聊吧。 因为印度教在公元前约6世纪的时候爆发过宗教改革浪潮,这段持久的浪潮中印度教也从佛教学习了不少东西,所以现在我们总能看到印度教和佛教有相近交织的一些特性。

2018年1月26日,新加坡

马里安曼兴都庙入口上的门楼塔 马里安曼兴都庙内的黑天像 找到了,是位于新加坡马里安曼兴都庙内的黑天像。这次新加坡之行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来了解一下印度庙宇的特色、看看这座庙里的黑天像的。“兴都”就是Hindu,兴都庙就是印度教庙宇。马里安曼兴都庙是一座有着“德拉威”(Dravidian)风格的印度庙,德拉威风格的其中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庙宇外围墙的门口上都建有一座金字塔式、刻满神祇的塔,这种门口塔称之为“Gopuram”(图一)。相信到过印度的朋友一定不会对此感到陌生。Gopuram有着象征庙宇规模和地位的重要意义,因此,很多的有着德拉威风格的庙宇中,Gopuram都建得十分巨大,甚至比围墙内的庙宇规模还大。那么马里安曼兴都庙的这个Gopuram算是小型的了。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看着这些门楼塔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吧。 图二就是黑天像了,之所以我对此这么感兴趣,是因为黑天这个人物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中最典型的一个。毗湿奴,之前在普兰巴南的时候曾提到过了,他(她)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负责维持规律和秩序。黑天是毗湿奴转世的一个牧童,正如照片中我们能看到的,左右各有一头牛,而牧童他手持笛子。黑天这一角色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印度元祖级史诗有两部,分别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故事片段在之前游普兰巴南时已经提及过了)中的其中一章《薄伽梵往世书》中登场,在这个有着宫斗色彩的故事里,大神毗湿奴为了诛杀暴君国王而降世成为这位国王的妹妹的儿子,名字叫黑天。而戏剧性的是,这位暴君通过占卜,早就知道了他的妹妹的某位儿子将来会把自己杀掉,所以他先下手为强,下令把妹妹的儿子们全数掩杀。但上天的神灵们也不弱,他们在知道了这位暴君将要大肆杀戮这些孩儿时,就施法使婴儿黑天和一对牧民的婴儿给换转过来了,结果这位牧民婴儿被杀,而黑天则在牧民家庭中长大,所以是个牧童。 之前普兰巴南的毗湿奴殿,回廊上的浮雕所刻的故事就是《薄伽梵往世书》。 实际上《罗摩衍那》中的罗摩也是毗湿奴的化身。因为在《罗摩衍那》中,大恶魔Ravana有着一种特殊的防御能力,神仙是无法伤及其皮毛的,所以毗湿奴只好降世为凡人去解决这只恶魔。 印度教一些大神的皮肤是蓝色的,对此我特意考证过,普遍的说法认为,蓝色并不指神的真正肤色,而更多的是神的那种“无边”、“无穷”、”无波澜“的气场的一

2018年1月24日,印尼普兰巴南(二)

刻有墙壁浮雕的回廊。只有三大主殿的回廊才有浮雕  补充上昨天在普兰巴南印度庙所看到的浮雕。中央的湿婆神殿和旁边的梵天殿的回廊上刻着的浮雕是以《罗摩衍那》(Ramayana)故事为素材的。《罗摩衍那》是印度教“元祖级”作品,成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年,其对印度文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关于由毗湿奴转世的王子罗摩救妻杀魔王的故事。下面简单来看看这个以《罗摩衍那》为蓝本而制作的浮雕吧?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一——邻国国王替女儿Sita选婿,要求众参与者拉开神弓。无人拉开,只有王子、同时也是这部剧的主人公Rama一下子却把弓猛拉开至断裂,从而抱得美人归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二—— 魔王Ravana设计掳走Sita,他命令手下化身小金鹿,把Rama从Sita身旁引开,而自己则趁机劫走Sita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三—— 寻找爱妻的Rama走到了猴子国求助,猴王考验Rama能力,Rama拿起弓,一箭就穿透了七棵树,取得了猴王的信任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四—— 猴王的手下、这部剧的主角之二、猴王的得力手下——神猴Hanuman(右上角),得知Sita就在斯里兰卡,于是大闹斯里兰卡,趁乱潜入并寻找Sita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五—— Sita不愿被Hanuman救走,她认为如果自己的夫君Rama真的在乎她,那就应该自己来救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六—— Rama组织的军队无法跨越印度洋而到达斯里兰卡,神猴Hanuman请求帮忙,众猴及鱼搭成浮桥以引渡Rama大军渡海 《罗摩衍那》浮雕片段之七—— 人魔两军激战,Hanuman参战,Rama射杀魔王Ravana 故事当然还未完结的,我这里只是摘其一些片段而已。故事有可能是以一次印度——斯里兰卡战争为素材创作的。然而若根据印度教的时间体系推算,则战争是发生在80多万年前,明显是不符合现时对人类历史的了解的。 神猴Hanuman(中文一作:哈奴曼,亦有称哈努曼)被历史学家们公认为孙悟空的雏形。

2018年1月24日, 印尼婆罗浮屠(二)

位于婆罗浮屠东南角的隐藏塔基(部分) 今天专门给自己留的时间,再去了一次婆罗浮屠了解浮雕,还找到了传说中的“隐藏塔基”,真是收获颇丰。如图就是隐藏塔基的一角。婆罗浮屠的最底层,也就是塔基,外头看着是没有任何浮雕的。在后来的一次考古中,考古人员意外发掘出了被现塔基所覆盖着的另一个刻有浮雕的塔基。为什么原塔基会被盖住?目前还未有定论。 这个隐藏塔基上的浮雕主题是“因果报应律”,描画的是众生的生前生后均受因果业报。而图中这一角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右面(感兴趣的朋友可放大图片观看),树下两人愁眉苦脸的,而周围有提供协助的,有耳朵听着窃窃私议的。不过可惜的是隐藏塔基的其他部分已被盖住,没法看到这些人的业报了。 婆罗浮屠的走廊。墙外和内壁都有浮雕 之前曾经介绍过婆罗浮屠共十层,顶三层为“无色界”,中间六层为“色界”,而底下的隐藏塔基则是“欲界”。除无色界外,其余两界的墙壁上均刻有浮雕。塔基的浮雕是“因果报应律”(见上面的介绍),往上一层是《普曜经》,叙说王子悉达多成佛的故事;中间两层是《本生经》,是佛陀、菩萨们得道前的生平事迹;而余下两层是《华严经》中的“五十三参”篇,说的是善财童子为求得解救众生之方法而游历天下、参拜五十三位贤者的经历。下面从这三份经书的故事浮雕中各抽出一幅给朋友看看。 浮雕片段一:《普曜经》中,悉达多结束游历回到皇宫,回想起之前在平民百姓之间所遇见的种种生老病死、又想到自己在宫中却不愁吃穿,便决定放弃优越生活而找寻能够帮助众生脱离苦海的方法 浮雕片段二:《本生经》中脍炙人口的“割肉喂鹰”的故事。留意国王肩上的一只小鸟,以及其左方的大树上有一只鹰 浮雕片段三:《华严经》“五十三参”篇中,善财童子正向一位贤者请教解救众生的道理。 佛教在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在阿育王死后,王国马上就四分五裂,伴随着西方外敌的入侵,印度陷入了饱受内忧外患的黑暗时期,直至近500年后笈多王朝的建立才终于再次稳定下来。这500年间,大量的印度人为了躲避战乱而移民至东南亚,从而使佛教和印度教在东南亚扎根发展。

2018年1月23日,印尼普兰巴南(一)

普兰巴南大型印度寺庙群,建于9世纪,与婆罗浮屠是同时期的建筑。中间最大的是湿婆神庙,高达40多米。整个遗迹群都非常壮观 位于印尼日惹特区郊外的普兰巴南遗迹。图中是遗迹中心的三大主殿,所供奉的分别是三位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毁灭者,图中间)、梵天(Brahma,创世者,图左边)以及毗湿奴(Visnu,秩序维护者,图右面)。中间的湿婆神殿是整个庙宇的核心,高达47米,在远处便能一眼看出,可见其造得相当雄伟。 庙宇建于公元9世纪,由当时在中爪哇岛东面、与夏连特拉帝国接壤的政权马塔兰(Mataram)王朝的皇帝Rakai Pikatan所建。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Rakai Pikatan即位前,马塔兰是夏连特拉的附属国,而因为夏连特拉的国教为金刚乘佛教(可参见昨日对婆罗浮屠的介绍),马塔兰王朝也是以佛教作为主要宗教的。然而Rakai Pikatan却是一位印度教湿婆派系的崇拜者。他即位后通过迎娶当时的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的女儿而参与到其宗主国宫廷的权力斗争中并顺利夺权,一下子成为了夏连特拉和马塔兰王国的皇帝。之后他把国教更改为印度教,并在婆罗浮屠以东约五十公里处兴建普兰巴南印度庙,以庆祝夺权的胜利、马塔兰王国地位的改变、以及印度教崇拜的回归。 而上面简单提到的这位夏连特拉皇帝Samaratungga,婆罗浮屠佛寺就是在他的在位期内建成的。夏连特拉此前通过与其西面的三佛齐王国联姻而壮大,借助三佛齐的政治影响力,把邻近的马塔兰王朝并为了附属国。 那么再说说这普兰巴南。这三座主殿的回廊上都是有浮雕石刻的,其中湿婆殿和梵天殿刻画的是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故事,而毗湿奴殿则刻画的是《薄伽梵往世书》故事。今天就费了很大的心机去搜集关于这些浮雕的资料(纯粹是因为我对印度教神话故事不熟悉。。),整理了好一个晚上。 看过我前一张图片的朋友应该能留意到有不少已倒塌的遗迹。事实上据统计,普兰巴南寺庙区共有两百多个大小庙宇,小庙宇分四圈,一层一层以三大主殿为中心环绕。这是根据印度教严谨的种姓制度设计出来的,种姓等级低的人只能在外圈的庙宇祭拜,而越高级的人越往里走,直至最高级(婆罗门)的人走到主殿参拜。后来由于经历重大地震,大多数庙宇已经损毁,所以现在的遗址满是碎石,这四层的小庙宇也早就没了踪影。 其实湿婆并不

2018年1月22日,印尼婆罗浮屠(一)

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婆罗浮屠遗迹,这是我这次印尼之旅的主要目的地。婆罗浮屠是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它约在公元825年建成,据考究,建造用时约75年。当时正值夏连特拉(Sailendra)王朝统治。夏连特拉是中爪哇岛上存在于7至11世纪的一个王朝,国力于8-9世纪时达到巅峰。其国教为“金刚乘”,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属于密宗 (所谓“密宗”,是指教义与修行方法只传授于教徒而不对外公开的宗教支派的集合,与“显宗”相对)。婆罗浮屠这座国家寺庙,无疑即是一座金刚乘建筑了。那么,当这些密宗无以为继、僧侣们逐渐退出历史的时候,教义自然是会丢失的,因此,在夏连特拉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婆罗浮屠被废弃,连同其建筑特征所蕴含的意义也就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成了未知。后来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地质变动,这座巨型佛塔下沉并埋没在了密林之中,使之成为了一个流传于当地、继而是西方冒险者之间的传说了。直到19世纪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发现,这座大佛寺才终于重见天日。然而遗憾的是,如前所说,其建筑布局、装饰的用意已失去了可供直接考究的源头,因此直到现在对于婆罗浮屠的历史考察仍存在争议。 她与长城、泰姬陵和吴哥窟并称为东方四大文明奇迹。塔不算高,约35米,然而占地面积很大,据资料所说达1.5公顷,应该是介乎于一到两个标准足球场之间。塔分10层,分三大主题。后面再来详细说说,供感兴趣的朋友了解。 底座是方形的。这座佛塔最与别不同的特点在于,一般来说建筑都是从平地而起、逐层修建,而婆罗浮屠佛塔则是直接建在山上,形象的说,就是给一座山穿上了外衣。非常特别。 可以看到塔顶有一个突起状的建筑,它是一个巨型的窣堵坡(Stupa)。 婆罗浮屠塔上,端坐在窣堵坡中的佛陀雕像 婆罗浮屠分为十层,底下的七层是以欲界和色界为主题的浮雕,而余下的、顶上的三层则是以无色界为主题的窣堵坡群落。每个窣堵坡中都有一座盘膝而坐、有着特别印相(手印、手势)的佛陀雕像。由于年代已久,个别窣堵坡已垮塌损坏,露出了里面的佛陀像(如图一)。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窣堵坡的孔形状不尽相同,没错,其实顶上的三层中底下的第一、二层的窣堵坡,其孔是菱形状的,而最顶层的是方形状。我为此翻找过一些资料,得知这样的表现形式所寓意的是涅槃的过程:这些在无色界的佛陀们从刚进入无色界(菱形)到逐渐进入涅槃(方形),直至最后获得圆满(无孔,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