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2019年欧洲---摩洛哥

2019年在里斯本(葡萄牙)、马拉喀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以及阿姆斯特丹(荷兰)的历史随笔,请移步至我的相簿: * 在相簿的照片浏览界面可通过点击“ i ”图标查看相片说明 葡萄牙-里斯本(Lisbon):  查看相簿 摩洛哥-马拉喀什(Marrakech): 查看相簿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查看相簿 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查看相簿
最新博文

2019年埃及(下)

到埃及观光,除了开罗,古城底比斯Thebes也是必游之地。Thebes是上埃及文化的中心,与下埃及文化中心孟菲斯(Memphis,即今日的开罗市郊)在古埃及历史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Thebes早在公元前3200年就已成为聚居地。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由于行政及宗教中心在Memphis,Thebes一直保留着贸易港的角色。第一中间期时期(2160-2055 BC),埃及受诸侯割据而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直到公元前2055年来自Thebes的领主Mentuhotep II重新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11王朝,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 新王朝的建立使这位法老旧日的根据地Thebes的地位得到了提升,Thebes也因此成为了第11朝的首都。尽管从第12朝始,为了能更迅速地应对亚洲入侵者的威胁,首都往北迁至Itjtawy,但Thebes仍然是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 中王朝末期,受Hyksos(希克索人,源自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西亚民族)入侵,埃及再次进入分裂时期(第二中间期)。而这次同样是来自Thebes的领主结束了分裂的局面,新法老建立了第18王朝,并把首都迁回Thebes,之后,Thebes一直是除了Akhenaten法老统治期之外的新王国时期埃及的首都。Thebes的宗教和行政地位由此达到了顶峰。 Thebes的本地神祇也随着城市地位的提升而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中王国第12朝法老Senusret I (1956--1911BC在位)为当地主要的神祇建立了神庙Karnak,其后Karnak被历朝法老加以扩建而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规模。 Karnak神庙Amun片区的西面入口。远处是第30朝法老Nectanebo修建的第一塔门,而塔门前是第19朝法老Ramesses II修建的公羊头Sphinx大道。从中王国时期直至托勒密时期,神庙一直被加建或改造,有大约三十位法老参与过建造工程。这超过二千年的建造时间跨度使Karnak神庙成为惊世奇观 Karnak的主要区域——Amun神庙的建造工程主要从第18朝时期展开。Amun是Thebes的一位神祇,在当地,他是众神之王。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位法老Ahmose (1550-1525BC在位)认为自己受到了Amun的祝福从而能够赶走入侵埃及的Hyksos人,于是他把Amun提升成为国家级别的神并大加供奉。随后,Amun就成了古

2019年 埃及(上)

相信即使再如何闭目塞听的人也都一定知道埃及这个国家。毫无疑问,无论是进行人文科考、或是单纯的为了冒险探索,埃及一直都是热门的旅行目的地,它是全球冒险者的试炼之地,也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 埃及历史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古埃及时代、罗马时代、阿拉伯时代和现代。其中古埃及时代的时间跨度达三千年,自公元前约3150年 国王美尼斯(Menes) [1] 统一上下埃及始,到公元前30年古埃及被罗马吞并而使其文明遭到遗弃为止。 上下埃及被统一前的时代,历史学上称为史前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尼罗河沿岸星罗密布的大小部落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信仰,又在部落之间的交流中得到融合和再发展。其中,上埃及的部落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与美索不达美亚文明的交流,生产力发展较快,在与下埃及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上风。 上埃及的Naqada文化是最具竞争力的史前埃及文化。除了自然和农业资源,商业活动也在Naqada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业带来的利益促使Naqada统治者渴求于拓展贸易网络,而当网络往北延伸至下埃及时,软性的文化融合和硬性的势力取代便发生了。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文化结合和争战后(第零王朝),Naqada统治者统一了上下埃及,埃及随之进入中央集权时期(早王朝时代)。 古埃及的中央集权通过其独有的神王崇拜得以强化。之所以称其崇拜为独有,是因为在同时代乃至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他的文明尽管也存在着神权统治,然而在这些文明里的神是不可见的,而统治者则是世俗的,他们充当着凡人和神灵沟通的媒介而获得权威。而在古埃及则不同,法老本身就是神,他们是被神选中而成为神在凡间的化身,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自然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正因如此,古埃及并没有、也不需要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般制定法律法典,法老说的话就是法律。 古埃及崇拜的一个明显特征是re-generation,即万物循环再生、周而复始。如太阳在日落后跨越黑暗、在次日重新升起一样,一个生命在结束时会到达阴间,然后在日出之时重新返回凡间。这其中需要神灵们推动和守护着世界的循环。而法老作为神灵在凡间的化身,人们必须遵循法老的话去做,否则就是违逆天意,小则令自己死后无法到达来世,而大则会令世界停止循环、遭受灭顶之灾。同时,关注法老的幸福甚至是其来世的幸福,也就是关注世界以及自身的幸福。这就是古埃及人们为何总怀有强烈的服从法老的意愿的原因。

2018年美国,盐湖城与摩门教

原本对摩门教认识不多。这次美国之旅,我到了盐湖城探访亲友,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盐湖城乃是摩门教总部所在地。于是走了一下摩门教的圣殿广场,采集了一些资料,籍此认识一下这个宗教。 摩门教圣殿,只对教徒开放 摩门教全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简称LDS),是基督教的一支。据教会经文《摩尔门经》,因经义由该教一位名叫“摩尔门(Mormon)”的先知编撰,故得名“摩门教”、“摩尔门教”。盐湖城的摩门教圣殿是摩门教的总部,这是1853年,当摩门教教徒受迫害而西行至盐湖谷(现盐湖市区)时,第二任教会主席杨百翰(Brigham Young)率领教徒兴建的,建设耗时40年。 注意到建筑中央上方有一块大金匾,这或许象征着《摩尔门经》的原本“金页圣经”。1806年,教会创始人约瑟·斯密(Joseph Smith)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的沙仑(Sharon)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除了耕种,家里还做些寻宝生意来补贴一下歉收时的开支。约瑟声称,上帝曾在他14岁时向他显现,之后他更在天使的指引下,掘地并找到了全本用金子打制的、刻有“原始约书”的圣经。于是约瑟就以“恢复原始、真实的基督教会”的名义创立了教团。 教团在宗教热情和财政支持下迅速壮大,之后受到了政府和清教徒的打压,迫使信徒一路西迁。创始人约瑟·斯密在一场冲突中被抓捕,在牢狱中被暴徒杀死。 圣殿广场的Visitor Center 内的基督像,高达3.35米,配以宇宙星辰作背景,相当震撼 我们需要注意到摩门教创立的时代背景,是被称为“大觉醒运动”的美国宗教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8世纪,因美洲殖民者们在脱离欧亚大陆的多代繁衍后,宗教意识越发淡薄,所以清教徒组织起一场又一场教义宣传活动,意图重新激发大众的宗教热情。在这场运动中,各宗教学派在美国本土“百家争鸣”,在积极意义上促进了美国本土文化的形成,却也使大批的民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派系教义时,感到疑惑和迷茫。包括约瑟·斯密本身,也曾在派系选择上感到彷徨。因此,摩门教所宣扬的“纯粹、原始、原意”的基督约义使其收获了大批信徒。 《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 上面这幅画值得研究:画作《李海及其人民抵达应许地》(Lehi and His People Arrive in t

2018年5月13至18日,约旦佩特拉(下)

卡兹尼神殿,高39.1米,宽25.3米 说起佩特拉的建筑,首要一提的就是卡兹尼神殿(Al-Khazneh)了。精美绝伦的门前壁,使它成为了佩特拉古城的代表。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佩特拉”甚至“约旦”,相信你第一眼看见的图片便会是它。 卡兹尼神殿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一座融合了中东传统风格以及希腊-罗马风格的建筑。目前关于这座建筑的用途仍然存疑,它可能是一个陵墓、或者是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有考古观点认为它是个书库。传说一位埃及法老曾把宝藏埋藏在这里面,因此神殿也有一个别名——The Treasury(卡兹尼宝库)。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照片,放大来看看神殿的石雕。神殿的顶部装饰着四尊鹰雕像 [1] ;第二层有九座雕像(正前方三座,两处凹位中的每处有正向的一座,侧向的两座):中央的是女神伊西斯(Isis),她是古埃及女神,象征母爱,也是自然和亡灵的守护者。在希腊化时代开始之后,她亦成为了罗马的神祇。而在伊西斯两旁、陷于凹位处的是双翅尼刻女神(Nike),她是古希腊的胜利女神。除此之外的六座均为手持双斧的阿玛宗人(Amazons)。阿玛宗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成员全为女性的战士部族,科幻电影《神奇女侠》中女侠所在的部落即取材于阿玛宗。 而第一层、位于神殿入口两旁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狄奥斯库洛伊兄弟(Castor and Pollux),希腊的两位神祇,与双子座的起源有关。 神庙以这些希腊神祇雕像作装饰,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纳巴特王国在艺术上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更体现了纳巴特人,在希腊文明的传播和浸染之下,其宗教信仰与希腊化世界宗教的同一性。后面我会再向大家介绍纳巴特人的宗教在 希腊化时期 [2] 的改变。 如果要了解纳巴特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他们的 石窟建筑 [3] 的门前壁装饰着手是最好不过了。据研究发现,佩特拉的石窟前壁有多达七种不同风格,我这里列出此行所搜集到的其中五种,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驴子右后方的两座石窟,能看到左边的石窟有着阶梯状的门前壁,而右边的则是锯齿状。阶梯和锯齿图形均属于 亚述 [4] 风格,一种传统的中东风格。同时注意到左边的石窟,其以阶梯状装饰的门楣两边有着弧形饰,这样的门楣风格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中东都很流行 The Renaissance Tomb,可能建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拱状的门面源自叙利亚巴尔米